pp电子官方网站

《中国金融》|pp电子官方app下载宏观经济将保持平稳向好态势

发布时间:2024-04-17 内容来源:网络

  pp电子官方网站2023年,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,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精准有力实施宏观政策调控,我国经济回升向好,生产供给稳步增加,市场需求持续扩大,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。展望2024年,在宏观政策加力增效、新动能加速培育、改革开放红利加快释放等因素的推动下,宏观经济运行将呈现“前稳后高、平稳向好”走势,有效需求稳步扩大、生产供给更趋均衡、物价水平温和回升、经济增长质提量增。

  一是服务业恢复快于工业,成为经济恢复的“主引擎”。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,服务业快速恢复,2023年,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8%,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,服务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0.2%,拉动GDP增长3.13个百分点。工业生产稳步恢复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6%。其中,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8%,快于全部工业增速2.2个百分点。农业生产稳中趋缓,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1%。

  二是国内需求恢复好于国外需求,消费成为经济稳定增长的压舱石。线下消费场景有序恢复,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,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需求快速释放。2023年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.2%,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0%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扩大,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.5%,拉动经济增长4.3个百分点。投资需求稳定增长,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%,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支撑作用增强,房地产投资延续下滑态势。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增强,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9.3%。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8.9%,拉动经济增长1.5个百分点。外部需求明显减弱,货物贸易出口同比增长0.6%,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-11.4%,拉动经济下降0.6个百分点。但是,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拓展了经贸合作空间,外贸结构逐步优化,产业链更长、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64.8%,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比为53.5%。

  三是物价水平低位运行。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。受猪肉、鲜菜等食品价格回落较多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、供给情况有所改善、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,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。2023年,CPI同比上涨0.2%,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.7%。工业生产者价格持续下跌。受国际大宗初级产品价格回落传导至国内、工业品市场供大于求等因素影响,工业品价格持续走低。PPI同比下降3%。其中,生产资料PPI同比下跌4.0%,生活资料PPI同比上涨0.1%。

  一是新产业新产品快速成长。我国产业发展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特征更加明显。高端装备制造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快速成长,2023年,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业、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9.8%、10.3%,智能车载设备制造业、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0%、20.5%。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,租赁和商务服务业,金融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1.9%、9.3%和6.8%,共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.5个百分点,较上年提高0.9个百分点。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,新能源汽车、太阳能电池、锂电池、充电桩等新能源产品增长较快;风电、太阳能、核电等清洁电力占比持续提高。

  二是新业态新模式活力彰显。在投资领域,2023年,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.3%。其中,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、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提速;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、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速大幅提高。在消费领域,直播电商、即时零售、“云”看展、VR试衣等新销售模式日趋活跃,智能消费产品需求不断增加;升级类商品中,金银珠宝类、体育娱乐用品类、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较快。在外贸领域,“新三样”成为出口亮点,贸易新业态快速成长pp电子官方app下载,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速显著高于整体增速。

  一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。2023年7月底的中央局会议提出,要把“稳就业”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,兜牢兜实基层“三保”底线,扩大中等收入群体。积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,支持企业减负稳岗,帮助重点群体就业创业。2023年,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.2%,同比放缓0.4个百分点。

  二是居民收入增速有所加快。随着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,就业形势总体改善,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。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.1%,快于经济增速0.9个百分点。

  三是民生投入持续增加。我国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,稳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,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。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,社会保障和就业、教育支出增长较快,重点民生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。

  一是粮食安全基础稳固。2023年以来,国家继续提高早籼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,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,出台了支持大豆生产等政策组合拳,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。2023年秋粮面积增加了700多万亩,大面积单产提升有效对冲了“烂场雨”、洪涝、干旱等灾害影响,全年粮食产量继续处于历史高位。

  二是能源保障有力有效。国内能源稳定生产奠定了能源安全基础,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较好完成,全国统调电厂电煤库存持续保持近2亿吨的历史高位水平;发电量同比稳定增长,能源进口有效保障能源安全。

  从国际环境来看,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。一是全球经济延续“三高一低”态势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2023年秋季报告预计,2024年全球CPI将上涨5.8%,远高于疫情前20年3.9%的平均水平,美欧等国大幅加息后处于高利率水平,大规模刺激政策使得全球债务居高不下,全球经济将增长2.9%,大幅低于疫情前20年3.8%的平均增速。二是大国博弈依然激烈。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,国际力量对比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,而美国努力维持其霸权地位,奉行“美国优先”,引发了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组织架构、决策机制、权利分配等方面的深度博弈。三是地缘局势动荡不定。乌克兰危机胶着化、巴以冲突加剧等重大地缘局势动荡,不仅冲击初级产品稳定供应,推高能源原材料价格,而且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,干扰正常国际经贸合作。

  但是,外部环境也存在多方面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。一是全球科技发展进入加速期。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处于加速突破期,大模型、人工智能、新能源车等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,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量子计算、生物技术、智能制造等新产业新技术大量涌现,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提升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水平。二是货币政策紧缩进入见顶期。美欧等国家和地区通胀水平高位回落,货币政策紧缩具有叠加效应和滞后效应,中央银行加息接近尾声,货币政策紧缩周期趋于结束,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逐步减弱。三是乌克兰危机影响进入弱化期。乌克兰危机处于胶着状态,国际社会对其关注度趋于减少,危机所引发的全球能源和粮食供应短缺状况逐步缓解,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影响在逐步消退,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步减弱。四是中美经贸关系进入暂时缓和期。美国国务卿布林肯、财长耶伦、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、商务部长雷蒙多、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、加州州长纽森等先后访华,令中美关系有所回暖。2023年,国家主席习赴美国举行中美元首会晤,同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非正式会议。中美加强高层交流互动,中美经贸关系短期内趋向缓和。但由于2024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,下半年的选举中,中国因素仍将是重要话题,中美关系难有根本性改善。

  从国内环境来看,宏观经济运行的风险挑战仍然较多,但也应看到有多重积极因素支撑我国经济平稳向好。一是政策效应。2023年扩大内需、房地产政策优化、一揽子化债方案、活跃资本市场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、增发国债等政策组合拳的叠加效应将持续释放。2024年财政货币政策将会进一步加力增效,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和合理的货币流动性。二是转型效应。我国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,超前布局建设数字基础设施,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协同推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,加快高端芯片、关键基础软件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重点领域研发突破和迭代应用,产业升级发展、数字技术应用拓展、绿色转型深化的效果持续显现,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。三是改革效应。我国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、财税体制、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、国企体制、收入分配体制等改革。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红利将逐步释放,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、创造发展机遇、增强增长动力,推动我国经济走向更高质量、更可持续的发展。四是开放效应。我国全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,稳步扩大规则、规制、管理、标准等制度型开放,加快建设贸易强国,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。五是缺口效应。根据测算,“十四五”时期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为5.5%左右。当前,我国实际经济增速与潜在经济增速存在一定产出缺口,随着新冠疫情、地缘、极端天气等重要影响因素逐步消除,我国经济增速将向潜在经济增长率逐步回归。

  工业生产稳步加快。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,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,智能制造工程深入实施,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蹄疾步稳。5G、智能网联汽车、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,人工智能、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,50个300亿元以上规模轻工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培育。预计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.8%左右。

  服务业生产较快增长。“云”看展、VR试衣等消费新模式不断涌现,直播电商、即时零售等商业新业态蓬勃发展。“创意市集”“山野露营”等消费场景不断迭代升级,推动文化、旅游、体育、住宿、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增长。数字经济、商务租赁快速发展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。服务业高水平开放持续深化,服务业开放领域进一步拓宽,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合理缩减,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速。但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,服务业增长潜能释放也将受到一定制约,预计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在5.4%左右。

  投资增速有所回升。各地出台政策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,通过开展新一规模技术改造赋能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,强化要素保障支撑等将有力推动制造业投资企稳回升。同时,各地积极谋划储备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、专项债发行保持较大规模、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有望改善等对基建投资产生提振作用。此外,首付比例降低、存量房利率下降、“认房不认贷”等系列调整优化政策将有利于释放购房需求,同时国家加快保障性住房、城中村改造和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等“三大工程”建设,房地产投资降幅有望逐步收窄。预计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.8%左右。

  消费需求回归常态化增长。各地区各部门围绕稳定大宗消费、扩大服务消费、促进农村消费、拓展新型消费、完善消费设施、优化消费环境等,出台了一系列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举措;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较快恢复,为消费需求释放打下较好的基础;新兴消费、服务消费和升级类消费将保持快速成长势头。预计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.2%左右。

  外贸出口仍然承压。全球经济复苏面临持续挑战,外部需求仍显疲弱,美国联合盟友对华围堵打压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,存在订单转移和产能转移的双重挑战,欧盟“碳关税”生效、启动对华新能源汽车反补贴调查等使得外贸出口增长压力依旧不减。但我国加快对外贸易创新发展,积极推进国际经贸合作,大力开拓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及中东、中亚、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,对相关国家出口有望加快增长。预计2024年货物出口下降2.0%左右,降幅较2023年有所收窄。

 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。从食品价格看,猪粮比价持续偏低,生猪养殖亏损导致不少养殖户减少生猪存栏,生猪出栏量将下降,市场供过于求局面将逐步扭转,带动猪肉价格上行;粮食生产保持稳定,粮价平稳运行;厄尔尼诺现象持续,极端天气频发或将导致鲜菜价格出现阶段性上涨。从非食品价格看,“欧佩克+”考虑将减产措施延续到2024年底,将对油价产生较强支撑,国内居民出行、旅游、餐饮活跃度进一步提升,带动相关服务价格走高。预计2024年CPI上涨1.5%左右。

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逐渐回升。鼓励民营经济、促消费、稳地产政策密集出台,有望提振内需,促进房地产投资企稳,带动钢铁、水泥、玻璃等工业品价格上升;海外加息进入尾声,叠加供应维持相对偏紧状态,将支撑原油、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保持坚挺,工业品价格整体呈现逐渐回升走势。预计2024年PPI上涨0.5%左右。■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